《少年宫开展公益性民族传统文化社团组织教育活动方式及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来源: 时间:2015-01-15 01:07:52 点击:3692次

单位:金融街少年宫课题   课题负责人:王堃   执笔:赵仪杰

引言:

如何管理少年宫社团基于公益性原则开展民族特色活动,是我宫近几年研究的课题。其原因是因为受市场经济的影响,社会上存在着社团教育活动脱离公益性原则轨道,脱离民族传统文化的滋养,追逐名利,资金不足,活动难以为继,管理方略缺失的问题。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寻如何管理少年宫社团基于公益性原则开展民族特色活动的方法与策略,采用实践研究法,解决少年宫社团实行公益性,开展民族特色教育活动的管理方式及其策略问题,对本区本市校外机构开展社团教育活动管理,学术上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课题(问题)的提出

()背景

公益性的概念一直没有理清,经近几年的研究文献,公益性有了较为清晰准确的定义:公益性是指非营利性和具有社会效益性的项目。公益性活动是指以谋求社会效应为目的、由广大群众自发参加的,具有一定规模、受益面宽、社会影响广泛的群众活动。

从实行公益性历史情况方面来看。建国以来,我国少年宫公益性教育活动的概念定位、管理模式、原则和方法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建国初,受到苏联老大哥的影响,基本沿袭了苏联少年宫的办少年宫模式,进入公益性=免费性的第一阶段;10年文革动乱,进入停滞的第二阶段;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改革开放至今,进入市场经济为中心的,教育产业化少年宫,公益性≠免费性的第三阶段。改革开放曾今适应了当时的校外教育的发展需求,给少年宫带来生机,曾做出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但是当前,我国少年宫公益性教育活动出现了一些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广大未成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不适应的地方。主要是:活动场所总量不足,分布不均,发展不平衡;一些活动场所侧重于经营性创收,偏重于培养特专长学生,未能充分体现公益性原则和面向广大未成年人的服务宗旨;校外活动与学校教育衔接不紧密;管理体制不顺,投入保障机制不健全,内部运行缺乏活力,发展后劲不足,等等。这些问题制约了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功能的发挥,影响了校外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迫切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从青少年民族传统文化社团建设历史方面来看,呈现走弯路状态。国内解放初(50年代)期呈现专业自然化发展状态,出专业演出团体外,少年宫有民族社团组织的极少。一些少数大城市有专业化社团组织 60——70年代,特别是文革期间,视民族传统文化为封资修,呈现全面否定状态;70年代末——90年代末,改革开放形势下,拨乱反正,重新重视青少年社团文化组织建设,呈现初步发展景象。21世纪2000年——2012年,重视民族传统文化定位及其发展,呈现初步繁荣景象。尤其是五大直辖市的少年宫青少年社团组织初步发展,有为数不多的单位将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上定位在民族传统文化之上,呈现有意识有理念定位发展局面。因存在发展不平衡,缺少发展特色定位理念、活动方式、缺少相关的管理策略等问题亟待解决,正是本少年宫选题意义之所在。

(二)国内外同类研究综述

通过研究国内外文献掌握研究现状如下:

第一,公益性教育事业与国外差距甚大。国外发达国家公益性社会活动和教育已经相当发达,国家政府对此项事业已经有成套的体系,而我国由于示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其经济不够发达,资金投入相对不足,这就需要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公益性教育之路。

第二,公益性教育是中共中央教育办公厅20044号文件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精神,突出公益性原则、精神。目前,我国各所少年宫经过几年的贯彻落实,已经取得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各地发展不平衡,理论体系,操作和运行体制不健全,缺少综合有效的方法和策略,亟待研究解决。

第三,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少年宫公益性社团组织建设,有所发展,但发展不平衡。天津、上海,发展较好,北京发展相对迟缓,至今不少少年宫仅有培训班,并无社团组织,即使有且特色定位不明确,缺少发展的理念、方法,活动的形式内容及其管理方面相关配套的政策、策略支持。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研究方法、手段、步骤、途径等需要补充。研究成果是进行调查、撰写论文?还是结合少年宫教育工作组织开展公益性教育活动?

切入点:本少年宫课题以传承国学(民族传统文化)为切入点,确立为社团发展建设的亮点,继而发展成为特色。

研究的主要问题:

1)民族传统文化社团的活动内容与形式;

2)民族传统文化社团活动的管理方法与策略;

3)民族传统文化社团建设与发展所需资金筹措方式方法及其策略。

重要的观点:国学是民族发展之根,少年宫社团建设之源。少年宫社团组织建设的组织与管理应建立在中华传统文化基础之上,应当发展民族文化社团品牌。自此方面,我们不如发达国家,不如近邻日本、韩国应当又好又快发展,迎头赶上。

(四)研究现状对本研究的启示:

第一,在青少年民族社团组织建设方面的启示:国外欧、美、亚洲发达国家,极其重视发展本国青少年社团组织建设的经验值得借鉴。

第二,国内港、澳、台以国学为载体发展青少年社团组织的经验值得借鉴。大陆在此方面发展已经落后,尤以台湾的发展经验,值得学习。

第三,国内少年宫发展公益性社团组织,其建设资金,活动内容、形式、方法均未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亟待研究解决。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力求研究出可供少年宫同行借鉴的此方面若干管理的方法与策略视为意义所在。

第四,在资金支持与筹措方面:

1.采用行政手段加大政府投入,公益事业由政府买单 。是世界各国教育发展公益事业的先进经验,值得学习借鉴;

2.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性事业赞助。特别是资金较为雄厚的企业单位,招募热心公益事业的志愿者;

3.发挥财政税收的融资作用,大力发展体育彩票公益金等事业,为青少年宫公益性事业提供资金支持;

4.全国少年宫设计和创新有特色和教义的活动,形成一套由中国特色的少年宫公益性教育体系。

5.少年宫公益活动与政府社会建设项目挂钩,争取社会建设办公室的资金支持,是一项可行性办法。

6.少年宫与政府税收部门挂钩,享受减免税收的特殊扶植政策。

(五)意义与目的:

1.研究校外公益性民族传统文化社团组织教育活动方式及策略有助于深入探讨校外活动的规律

社团活动是校外教育的最高组织活动形式,是校外的教育机构实施素质教育的渠道和基本途径,是校外教育的重点工作。按照校外教育管理规律,搞好公益性社团民族特色教育活动,提高其教育活动质量是校外教育工作者的根本任务。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发展,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以及学校课程改革的进展,校外教育的发展遇到了新的挑战,校外教育要想有新的发展,就需要认真研究校外教育的规律,发挥校外教育的特点,找到校外教育发展的空间和市场。研究校外社团活动的方略,有助于深入探讨社团教育的规律、特点,以及它们对青少年学生成长的作用。通过探寻方略,可以调动全体校外教师的积极性,鼓励教师追求更好、更高的社团教育活动质量,更好地发挥校外活动对青少年成长的作用,使校外教育成为阳光教育。

2.研究公益性民族传统文化社团组织教育活动方式及策略有助于深入探讨管理工作的规律,加强对校外活动的管理。

对校外社团活动的方略探寻直接影响到校外教育教学活动的质量和校外教育机构的发展,影响到校外教育特殊功能和作用的发挥。对校外社团活动的方略一直是校外教育管理的薄弱环节,存在着概念不清晰、方略内容不完整、方略过于简单、重活动轻方略的陈旧观念、校外社团教育特点不突出、轻视和忽视社团探讨校外活动的规律,制定科学的、便于实际操作的社团管理方略,科学地指导校外活动,是提高校外活动质量,提高校外活动的科学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校外活动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所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加强校外活动管理、建立健全校外教育机构的管理体系则是十分必要的基础工作。科学的方法和策略,最主要的是可以规范校外活动,发挥社团的导向功能,使校外社团活动更能体现校外教育特色,促进活动质量的提高。通过探寻社团管理方略,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是校外活动社团研究的期望目标,也是校外社团活动研究的真正意义。

3.研究公益性民族传统文化社团组织教育活动方式及策略有助于进一步完善校外活动的理论与方法。

校外社团活动是校外教育的基础,其管理方略研究则是校外教育理论研究的基础。通过有关中小学及校外社团活动文献的研究,我们发现,对校外社团公益性民族特色教育活动管理方式与策略的特点和规律的论述不是很多,更缺少体现校外教育特点的校外社团活动管理规律的研究,仅有的一些校外活动论文研究,也大都是简单借鉴中小学社团管理的方法和理论。随着校外教育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现有的一些校外活动评价的理念和方法已不适应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社团管理理念需要更新,其管理标准需要调整,尽快研究制定校外社团公益性民族特色教育活动的方法和策略,建立起科学的校外社团活动管理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

4.对校外社团活动管理方略的理性认识

⑴通过社团管理推动校外教育事业发展,提高校外教育教学活动的质量,是校外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北京市课外、校外教育重点课题——“校外活动评价研究中的校外群众教育活动评价研究。课题与校外社团教育活动方略研究总课题有着整体的一致性,同时又有着校外群众教育活动——社团公益性民族特色活动管理各自的特殊性。

⑵社团管理是校外教育机构实施管理的重要标准。校外教育机构对社团活动的管理包括招生管理、收费管理、团员学籍管理、活动过程管理、团员考核管理、团员获奖管理、团员结业以后的去向追踪管理等,是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它相对于整个校外教育机构的管理体系,又是一个子系统。首先,对社团的界定是:①本课题研究的是对社团活动过程的管理方式与策略,即回答社团活动的方式与策略怎么样,②回答“什么是公益性?”社团活动如何坚持公益性。 ③是从整体上回答“什么是民族特色”,以及社团如何开展民族特色活动的方略。

公益性民族特色社团教育活动应该处理好四个关系:校外教育特色与教育普遍规律的关系,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干部教师的教育管理指导作用的关系,公益性和社团教育活动之间的关系, 民族特色与社团之间的的关系。

⑶校外社团教育活动具有群众性、教育性、实践性和创新性四个特点。群众性,就是指一项活动要有一定数量的群体参加,一次活动要有一定数量的青少年学生参与。教育性,就是要有一定的教育目标,有意识地在各项实践活动中突出教育功能。这种教育性应当具有互动性,让青少年在生动活泼的教育情景中有一种积极参与的欲望,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作用,使校外社团教育活动对青少年发挥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实践性,就是要通过各项实践活动来实现教育目的,其教育效果也来源于学生所参与的实践活动,在深入实践活动之中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与时俱进是社团教育活动的生命力,教育活动源于时事、高于时事。既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还要有一定的创新性、超前性、指导性。探寻校外社团组织教育活动方略是对校外社团教育活动主观目标与客观效果相关程度的比较,是自我和他人对活动全过程的检验,是对活动力求科学与公正的全面评估。

校外社团教学活动辅导材料在一定意义上是对校外教育教材建设的表述,它不是课堂教学的教科书。因为国家教育部对校外教育不设国家课程,也不编教学大纲,所以校外教育是以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为主。目前校外教育领域没有国家统一的教学大纲,只有辅导教师编写的活动辅导纲目,以及选编或创编的校外教育教学活动辅导材料。有的侧重教师用,有的侧重学生用,是动态发展的。但是宽泛地讲,仍然属于校外教育教材建设领域的范畴。为将校外教育的教材与课堂教学使用的教科书相区别,我们称之为校外教育教学活动辅导材料。校外教育教学活动辅导材料评价是根据校外教育价值观和校外教育目标,运用切实可行的科学方法和技术,对校外教育教学活动辅导教师选编、改编或创编的校外教育教学活动辅导材料进行价值判断,从而改进和提高活动辅导材料的质量,并为校外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校外教育教学活动辅导材料的特点是:校外教师所编制的校外教育教学活动辅导材料应实现对自主性学习的微观支持,满足学生在校外活动中的需求:第一,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即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第二,应能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的机会和可能。为此,校外教育教学活动辅导材料必须体现校外教育要求,适应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发展,提示学习方法,揭示学习目的,促进师生对话,以及学生与材料的交流。这样的辅导材料,在内容上是开放性的;在组织结构上是多元并重、多层次、多形式的;在呈现方式上,是鼓励多感官信息的呈现。只有这样,才会具有很强的阅读性。

⑸对校外社团教育活动探寻的原则是:一是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兴趣、知识、技能、能力、专业素质、思想品德等等);二是有利于促进校外教师组织教育教学活动能力和水平的提高;三是能够凸现校外教育独有的特色;四是对校外教育教学活动起到导向作用,有指导意义;五是探寻出的方略、制定出的原则、方略既具有科学性,又便于操作。开展校外社团活动评价管理方略,不能单纯强调某些管理方式方法,而应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鼓励干劲、找准方向,最终目的是总结经验,激励校外教师追求最高的社团教育教学活动质量和效果,为社团管理提供有益借鉴。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

通过对校外社团组织教育活动方式及策略的研究,使现代教育理念、评价理念渗透到校外活动中来,引导校外活动更加有效地凸现校外教育的特色,充分发挥校外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特殊功能和作用;使课题组成员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和管理理念,并在今后运用课题研究成果,有效指导校外社团教育活动管理。

本课题的研究构思是:

通过对国内外及北京市中小学社团活动文献资料的调研,以及辖区内中小学及社会青少年社团组织的访谈,形成一份社团教育活动调查报告。总结出社团教育活动管理若干的原则和方略。形成若干篇有关校外社团教育活动管理方略的论文。

二、概念界定(界说)

基本名词概念:“少年宫公益性教育活动”是指由少年宫主办的,联合各级人民政府举办或者社会力量共同举办的,向青少年公众开放的,用于开展文化、艺术、科技、体育活动的场地、设备、建筑,社团、兴趣小组、夏(冬)令营、社会实践等教育项目;是不以盈利为目的,使青少年公众普遍受益的 谋求社会效应为目的,具有一般规模大,投资较多,受益面宽,服务年限长,影响深远等特点的少年宫教育活动。

基本名词概念:“少年宫学生社团”是指学生为了实现会员的共同意愿和满足个人兴趣爱好的需求,自愿组成的、按照其章程开张活动的群众性组织。学生社团是我国少年宫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也是校外教育青少年群众活动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爱好者俱乐部也是社团活动的一种形式。

三、研究方法与过程

(一)研究方法本课题是从宏观到微观,全面研究少年宫公益性民族特色社团教育活动的方式与策略,具体做法是:1.文献法

1.文献法

我们翻阅了大量有关校外社团教育活动的专著,查阅了全国和北京市部分校外教育机构的相关资料,并通过互连网搜索了相关资料。

2.访谈法

我们设计了《学生社团活动现状调查提纲》、《公益性民族特色活动现状调查提纲》,对北京市城近郊区的区县、十几个校外教育机构、百余名教师进行了调查。

3.实验法

我们运用《社团活动的原则》和《社团教育教学活动辅导材料的编写原则》,先后检验了十个小组活动、八个社团活动和由校外活动辅导教师选编、改编或创编的民乐学科金声国乐团的《中华经典雅乐合奏曲集》、国学礼苑《图说中国礼仪教材》、金兰书画社的毛笔书法教材《兰亭序之逐字解释》、金鸽合唱团的《中华诗词儿童歌曲教材》、金韵舞蹈团《儿童舞蹈提高班基本功教材》、智力运动会俱乐部的《少儿学国际象棋》、小能人科技俱乐部的《机器人动画教材》、美术学科形色空间俱乐部《美术与环保创意画教程》八种活动辅导材料。

4.行动研究法

课题组成员全部来自校外活动的一线教师和管理者,他们在校外社团活动和校外活动管理中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结合校外活动和管理的实践、实例进行课题研究。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反馈后进行相关研究,将研究的成果重新在活动实践和管理实践中进行再次实验、实践。

5.个案分析法

课题组先后对来自北京市不同校外教育机构的几个《社团教育活动方案、个案》、校外教育教学活动辅导材料进行了分析,探讨规律,研究优势和不足,总结经验。

(二)研究过程

本课题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研究,时间为20116——201412月。

第一阶段:组建课题组,开题与课题分解(20116月至201112月)

总课题的申报得到批准后,立即组建了由教科研主任王堃为组长的中心组,并确定了骨干成员。总课题组将更新社团教育观念、掌握教育原则。

2011612月由组员赵仪杰完成《少年宫开展公益性活动的现状调查报告》;

第二阶段:2012201312月由组员王姗姗完成《少年宫公益性活动瓶颈性问题及解决对策》的论文;

各分课题组的组员首先对各自论文的研究对象进行了界定,运用现代教育理念和评价理论对校外社团活动的培养目标、活动的原则、方法、教育活动应树立的几个观念等重要问题进行研究,统一了认识,形成了共识;讨论了课题研究的有利条件和可能碰到的困难,制定了研究计划,并结合研究的实际情况对总课题的部分内容进行了适当的调整。

各组员对各自的研究内容运用文献研究的方法,了解了研究背景和研究基础,分别写出了《学生社团活动现状》的文献研究报告。之后,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北京市校外教育机构社团活动的现状、以及社团执行公益性、特色教育进行了大面积的调查、研究、分析,分别写出了《关于北京市校外教育机构社团教育的现状调查与分析报告》。

第三阶段

20141——12月《少年宫青少年公益性活动的方式方法》A(研究报告)王堃

此阶段,总课题组组织核心组成员回顾课题研究的全过程,总结经验,总结课题研究的成果,研究课题成果的推广和明确继续研究的问题。

四、理论基础

1、理论依据:

1)社团组织的教育学习符合北师大李亦非博士所提出的“开放学习环境理论”是指将人力、物力和制度三大资源进行开放性整合,使之成为开放性的系统,通过弹性化的制度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个性发展的学习环境。

2)社团本身就是一个少年宫教育学校里的子系统,是很有效的系统学习形式和工具,符合系统学习理论。系统理论观点说明,一个系统如果是封闭的,其信息只能在其内部交流,信息的容量和再生性上有限的;如果是开放的,能够和外界进行多渠道的信息交流,其信息量也会成倍的增加,信息再生性也会非常大;而且开放性越大,交换越多,则效果越好。开放性环境就是要把封闭的系统改变成开放系统。少年宫教育是一个系统,少年宫内各社团组织、学习项目、教学内容兴趣小组都是一个系统,而少年宫由于更广的社会系统(如社区、街道、学生家庭等)密切联系。开放性是现代社会的本质特征,是现代社会教育的本质特征。开放学习环境下的社团组织会是指想学习这开放各类学习资源,可以构成自主学习环境,为学生的学习建构提供帮助。少年宫社团教育要向社会、家庭生活开放,要根据社会生活的需要调整社区教育学校的教育内容和目标;要挖掘社会生活中的教育因素来丰富教育内容,要组织并引导学生主动通过社会交往和实践,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为以后“回归主流”社会奠定基础。

3)少年宫社团组织的交互作用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要学习理论是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分支。认为学生的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而是在一定社会背景或情境下,利用学习资源与他人(教师和学习伙伴)协作、绘画和意义建构(理解事物的性质、规律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而获得的。情景、学习资源、协作、对话和意义建构是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学生与学习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意义建构起决定性作用。教师的主要作用,就是创设和利用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社团组织正是运用了这一理论的四大要素利用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展开交互式团队学习,会对少年宫校外教育形成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作用点。

4)社团组织的独特功能点符合美国的第五项修炼理论。五项修炼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彼得·圣吉博士的《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提出的创建学习型组织的五项技术和手段,包括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本课题概念依次理论解释为:社团组织建设是学习型组织团体系统建设集合的子系统,属于彼得·圣吉理论中的第四项修炼——团队学习。团队学习和组织学习力是最核心的竞争力,对少年宫校外教育能够形成理论和技术支撑。

2、研究原则:以研促学,以学促团,以团研校,研促结合开展课

3、研究假设:

1)开发社团的综合教育功能,可能成为促进少年宫形成的支撑点。

2)教育活动质量支撑点。社团组织的教育教学质量是少年宫建设的支撑作用点;

3)组织机制支撑点。社团组织是连接学校领导、教委领导、政府实施学习型社会建设连接百姓的纽带。社团组织可自然有效地聚拢人脉。

4)先进文化艺术支撑点。社团大力传承先进文化,能把具有不同专业特长、不同兴趣爱好的青少年组织起来,形成强大的凝聚力量,取得巨大的社会效益。

公益性社团组织建设是促进少年宫校外教育的加速剂;

5)团队学习机制智能与技术支撑点。有学习型社团才可能有少年宫更高的教育质量,社团组织的学习能力是促进少年宫高质量教学的基础支撑点。社团组织建设在促进团队学习、改善个人心智模式、完成少年宫共同愿景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五、课题研究结果

通过三年半多的研究,虽然中间因虽然课题组的成员,特别是中心组的成员都是在自己本职工作异常繁忙的情况下,兼职从事课题的研究,但大家对课题研究的热心程度和对校外教育事业的热情始终不改,真令人感动。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课题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有效的成果。主要体现在:

1.提高了对校外社团开展公益性民族传统文化社团组织教育活动方式及策略意义的认识,增强了管理意识。一些重要的现代教育理念和活动理念在中心组成员和课题组成员中间形成共识和基本形成共识。这些理念主要有:

校外社团组织教育活动应遵守七大策略:第一,公益性策略;第二,公平性策略;第三,实践性策略;第四,综合性策略;第五,互动性策略;第六,个性发展策略;校内外结合策略。

社团组织教育活动的目标是要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发展兴趣是社团活动第一位的、也是最根本的培养目标;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成功是社团组织教育的指导思想和策略;实践性策略是社团组织教育活动所有原则的基础和灵魂,等等。

校外社团组织教育活动辅导材料,是有效实施社团活动的基础工具,是必要的方式和方法,是可以实施的;虽然活动的原则是统一的,但表现出明显的独创性,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管理体系只有突出了校外特色,才能促进校外教育出现更多高水平、高质量的活动辅导资料材料,等等。

2.通过访谈调查的方式对全市校外社团活动现状进行了调查,并进行了分析,写出了《少年宫开展公益性活动的现状调查报告》。这份调查,覆盖了全市东城、西城、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通州、大兴、顺义、门头沟、密云等10个区(县)的校外教育机构和北京市学生活动管理中心,完全可以真实地反映全市的基本情况。这对于研究校外活动的现状、管理和校外教育的发展非常有价值,研究这两份调查报告,可以了解校外活动的现状,发现校外活动中的深层次问题,加强教育教学活动的管理,提高教育教学活动质量。

3.制定出了比较科学的,体现现代教育理念、评价理念和校外教育特点的,便于实际操作的《校外教育机构社团组织公益性教育活动的方略》、这个论文为在全市推广统一的校外活动方略作了最实际的准备。运用这个方略指导校外活动,发挥一定的导向作用,有利于校外活动凸现校外教育特点,克服实际存在的课堂教学倾向,更好的发挥校外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特殊功能和作用。

4.丰富了校外教育管理理论研究的宝库。通过文献研究发现,在校外教育理论的实践中或多或少、或显性或隐性地进行着一些社团组织教育活动方式与策略的探寻,但大部分尚未形成完整的评价方案体系;现有的关于社团教育活动管理的研究也还是停留在对一些基本问题的论述上,对某些问题——如社团组织教育活动如何走出经济、人才、管理瓶颈,坚持公益性方式和策略的研究,如何坚持民族特色开展社团活动方式和策略的研究目前尚未见到;社团教育活动内容活动的方式也五花八门,有的过于简单,有的雷同于校内课堂教学,有的没有体现现代教育理念等。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述问题,为校外社团的管理原则方略的建立和管理理论的发展开了一个好头。

方略研究课题组以现代教育理念以及校外教育的特点为重点,将其贯穿于社团活动之中,使方略更有利于校外教育的发展。

校外社团教育活动的方略意识、实践还都比较薄弱,尚未形成完整的方略体系,更谈不上建立理论体系。

社团活动方略研究分课题组针对群众活动的特点提出了七大策略。总体上提出社团方略构想,这在本市尚属首次。

对校外社团活动辅导材料撰写从文献研究中见得很少,几乎没有,课题组提出了社团活动辅导材料的方略。这种方略易于被校外教育工作者接受和使用。

5.形成了若干篇有关校外社团教育活动方略的论文。其中,赵涛涛的《浅析少数民族歌曲社团的发展策略和方法》;赵仪杰的《青少年道德基地——国学礼苑建设》;王姗姗的《试论钢琴教学模式的新突破——校外教育单位钢琴社团教学模式的研究》;李维花的《少年宫开展公益性民族传统文化社团组织教育活动方式及策略研究》;李玉萍的《美术教学中环保主题与民族传承文化相结合的初探》李冬梅的《开创少年宫博物馆书法社团教学新天地》;韩军的《》

6.本课题的研究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根据本校教师队伍中大部分人没有经历过课题研究的缺憾,在一开始便确定了边研究边学习、边研究边培养的宗旨,通过研究,使课题组成员学会课题研究的方法、一般程序和要求,为今后的课题研究打下基础。课题研究的实践证明,这一目的已经达到。从这个意义上说也是课题研究的一个重要成果。

六、讨论

(一)与预期研究结果的比较

基本上完成了预期的研究目标。在本课题研究开始时,曾对本课题的研究结果有过设想:即《文献研究报告》,《社团活动现状调查及分析报告》,适用于艺术、科技、各类社团活动的指导。

同时,对访谈的内容设计上还有不够完善的地方,致使在对社团活动现状的分析上有缺少素材资料的感觉。在对校外社团教育活动管理的研究中,还缺乏对“社团教育活动方案”的研究,这是今后校外社团教育活动管理研究的重点。另外,《校外教育机构社团教育活动方略》实践还不够普遍、深入,还需要通过在实践中进行修改完善。 (二)与同期他人研究结果比较

本课题组通过对大量校外教育文献资料的调查研究,发现在目前校外社团教育活动管理中主要围绕社团活动开展的原则、对象、主体、标准、方法、内容等几方面进行研究,没有明确的社团教育活动公益性的概念界定;管理内容方面侧重对传授的知识、技能的传授;管理对象侧重教师;管理标准侧重教师的教学情况,忽视学生的实际表现和综合素质培养。本课题研究对小组活动评价进行了概念界定,即根据社团活动的培养目标,运用科学手段对社团活动内容、活动过程、活动形式、辅导方法、学生的学习效果等进行判断,以促进教师、学生的发展为目标。社团教育活动评价的范围包括一次活动或一个阶段的活动。本课题研究的社团教育活动方略管理注重教师现代教育理念对活动的指导意义;强调活动准备的重要性;强调通过管理引导教师创新活动,形成特色;重视管理的形成性功能,以促进学生发展、发挥学生的潜力和实现教育目标为中心;不仅管理教师的教,而且管理学生的学,涉及到活动过程各个方面;不仅重视管理学生通过活动获得的知识,而且重视评价学生的思想品德、智能和心理素质等方面获得的提高;不仅重视管理者的方略提供,而且重视管理者的自我反思。

校外社团教育活动管理应是在遵循校外教育培养目标的前提下,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管理的最高境界,而不仅是选拔,管理应充分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关注个体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确定什么是最值得管理的,并将管理的目的标定在现代社会最需要的方向上,即以确认发展个体的潜能为目的,开发这些潜能。本课题研究的校外教育社团活动方略管理,区别于校内的社团活动和课堂教学,凸显了校外教育兴趣在社团活动的实践性、因材施教、个性培养等特点。

(三)本课题研究的特点

1、课题研究具有较大的广度。调研全市十余个区县的校外教育机构的教研人员和一线教师,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及时实践。

2、课题研究具有一定的深度。本课题研究对北京市校外社团教育教学活动几十年的实践和管理工作经验、成果进行了系统分析。

3、找出了校外教育工作的不足,开启了北京市校外社团活动管理工作的新局面,有利于促进校外活动向更高层次健康发展。

4、课题组的研究和辅导教师的研究相结合,从需要出发,边研究边实践,是研究的过程,也是培训过程。

七、研究结论

1、目前,校外社团教育活动缺乏有效的管理方略,本课题研究对于推进校外社团教育活动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促进校外教育教学活动质量的提高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充分发挥方略管理的导向功能,逐渐在北京市的校外教育系统推广和应用校外活动管理研究,可以有序规范校外社团教育教学活动,有助于广大北京市校外教师增强现代教育意识,促进自身的发展;有助于校外教育管理者把握校外活动健康发展的方向,提高校外活动质量。

2 校外教育机构中从事社团活动的教师要把握社团活动的培养目标和社团活动的特点,要始终把发展兴趣作为社团活动第一位的、也是最重要的培养目标;要重视社团活动的实践性特点,将专业实践和社会实践纳入到活动计划中来;要坚持用不同的标准衡量团员的学习效果,真正实现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成功

3、继续将校外社团教育活动方略研究的课题进行下去,并应该有必要的经费作保证。虽然课题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但研究仅仅开始,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分课题的研究深浅不一,发展也不平衡。开放活动等没有进行研究,而且各分课题研究的深度不够。校外社团教育活动的方略还有许多问题有待深入研究,校外教育的实践也迫切需要解决这些问题。在这方面的研究我们应该走在前列。

八、参考文献

(一)专著

1.中国教育学会少年儿童校外教育专业委员会编. 现代校外教育论.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1.

2.青少年校外教育工作者培训指导用书编写组. 校外教育机构管理人员培训手册. 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3.京市校外教育评价与督导研究会编. 素质教育评价的实践与研究.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

4.沈明德主编. 校外教育学. 学苑出版社,1989.

5.中国儿童中心编. 校外教育学. 学苑出版社,2002

6.刘振山主编. 教研手册. 华夏出版社,2003.

7.张印成主编. 课外校外教育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8.王致和主编. 高等学校教育评估.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9.艺术课程标准研制组编. 艺术课程标准解读.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0.陈玉琨著. 教育评价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二)论文

1. 李慧君.教材评价德指标体系的制订.课程、教材、教法.1996年第3期第28-31

2.丁朝蓬. 教材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课程研究.1997年第4期第19-22

3.肖第郁. 教育评价的新取向. 教育评论. 2002年第5

4.《大学生公益性志愿者团体的道德教育功能研究》

5.《拒绝以盈利为目的经营活动  把青少年宫还给未成年人》拒绝6.《坚持公益性质 履行社会职 能充分发挥青少年宫校外教育主阵地作用》

7.《开展公益性校外文化活动创新青少年道德教育方法》

8.《公益性≠不收费》

9.《把握公益性 服务青少年》

10.《新企业所得税法的公益性捐赠

11.《坚持教育公益性 坚决反对教育产业化》

12.《美国教育政策研究发展变化探析》

13.《美国公共教育新论》

地址:西城区鲍家街甲2号 邮编:100031 招生咨询:66020840 值班电话:66020655 工作时间:周三到周日9:00—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