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04研学北海团城,循迹中轴古韵

来源: 时间:2023-11-04 15:16:18 点击:280次

研学北海团城,循迹中轴古韵

 

梁思成先生在《中国建筑史》中曾提到团城,“其南端一半岛,介于北海中海之间,筑作团城,其上建承光殿即金之瑶光台也。”2023年11月4日,金融街少年宫“北京中轴线”活动课程研学小组的第三站,就来到了这座被梁思成先生、郑振铎先生力保得以留存,有着“亚洲最小城池”之称的北海团城,寻幽访胜,探求历史痕迹。

团城始建于辽代,它原是开挖湖泊后堆积淤泥而形成的水中岛屿,在金代时修建了一座殿宇,与琼华岛上的广寒殿遥遥相对;元代后又增建仪天殿,明代时改名承光殿,环岛筑起了城墙,形成了城池的规格制式,历经明清两代的重修扩建,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

研学小组登上团城,城中殿堂、松柏、古亭一览无余,可是,到底为什么要在这里建造一座小城呢?正在大家思索之时,史宁老师向大家揭秘:可不要小看这座城,团城的存在,是中国皇家园林“一池三山”模式的典型体现。古代历朝皇帝求神访仙,喜欢把自己居住的地方建成神仙居所,并仿照仙境造出“一池三山”,即太液池和蓬莱、瀛洲、方丈三座小岛。这一园林模式从秦始皇建造阿房宫起,已经传承了2000多年。而北海中的“三山”,就是代表“蓬莱”的琼华岛,代表“方丈”的瀛台,以及代表“瀛洲”的团城。团城虽小,但仍然保持了中轴对称的布局原则,古代皇家园林的严谨细致可见一斑。

消除了大家心中的第一个疑问,研学小组开始探秘团城“四宝”。第一宝,就藏在玉瓮亭中。顺着史老师手指的方向,只见一整块墨玉雕刻而成的玉海静静伫立在亭中,这重达7000斤的“渎山大玉海”通体浮雕,有海龙、海马、海犀等神兽,厚重古朴,粗狂豪放,据传元世祖忽必烈还曾用它盛满烈酒,大宴群臣。大家猜想,这尊玉海也许曾见证过蒙古铁骑横扫欧洲、征服广阔疆域的奇迹。绕过玉瓮亭,结构别致精巧的承光殿就出现在眼前。殿中摆放着一尊白玉整雕的玉佛,相传是明宽和尚从缅甸慕化而来送给慈禧太后,它就是这团城的第二宝。可惜玉佛没有玉海的“好命”,它的左臂上有明显刀痕,是被八国联军所砍伤。这道刀痕仿佛昭示着,走的再远,都不能忘记中华民族走过的过去。

正当同学们在承光殿前感叹历史兴衰的时候,史老师向同学们提出了新的任务:团城中的第三宝是乾隆皇帝御封的侯爵,而且至今还在,大家快去找找看!同学们你看我,我看你,这到底是个什么宝贝?啊!原来是“遮阴侯”和“白袍将军”!一棵古油松,至今仍然苍翠繁茂,树荫如盖,料想乾隆皇帝当年就是站在树荫中,消暑纳凉,油松才得此封号;一颗白皮松,树形挺拔,树身高大,真有几分拱卫紫禁城的神韵,怪不得乾隆皇帝不仅封赐了它们爵位,还为它们发俸禄呢,不过这些钱都用于了树木的养护。而这团城的最后一宝,也正与树木的养护有关,就是大家脚底下的蓄水体系。即使团城高出地面4米,这些蓄水口也能将天然降水充分收集,用于古树生长,渗排系统和土层构成形成一个统一的调节系统,数百年来为古树营造了适宜的生长环境,至今城中古树依然郁郁葱葱,古人智慧令同学们十分叹服。

站在团城之上,一面是碧波荡漾,一面是车水马龙,能望六百年紫禁城丹宸永固,能观现代化繁华的新北京。北京就是这样一座被历史和现代交织的城市,包容万方,和而不同,就像在中轴线上既有一座座古迹彰显着历史与厚重,又有鸟巢、水立方等新建筑为北京注入活力和新鲜。我们的中轴探索研学之旅还将继续,品读中轴建筑万象,品味古都历史辉煌,体味宽广深邃的中华文化!

精彩瞬间幻灯片.jpg

1 (14).jpg

1 (22).jpg



地址:西城区鲍家街甲2号 邮编:100031 招生咨询:66020840 值班电话:66020655 工作时间:周三到周日9:00—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