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博物“博物馆知性之旅”主题活动 ——探访东岳庙
来源: 时间:2025-05-09 15:27:38 点击:22次4月26日,我们跟随金融街少年宫的王老师、史老师来到了东岳庙。地处热闹非凡的朝阳门外大街,竟然有这么一座流光溢彩的古建筑。它带着浓浓的典雅,静静的矗立了几百年。接下来,史老师将带领大家从人文知识、建筑知识等几个方面,探访东岳庙。
一提到“庙”,我们便会想到念经的和尚,也就是佛教,但这里却是个道教场所。那么问题来了,同样都是道教,为什么白云观和东岳庙的命名方式大不同呢?原来这是派别的差异,前者是全真派,后者是正一派。东岳庙是道教正一派在华北地区最大的道场,是北京的祈福圣地。这里始建于元延佑六年(1319),至今七百余年,主祀泰山东岳大帝,故称东岳庙。现在除了作为有香火的宗教场所使用外,也作为民俗博物馆对公众开放。
站在庙门口,发现左右钟鼓楼直接伫立在街面上,好像少点什么,史老师介绍,原本外层是有山门的,位置在现在的朝外大街上,因道路扩建被拆除,大家不禁感叹可惜。这时老师指向了对面的牌楼,只见黄绿相间,配色高级煞是好看,老师说这座四柱三间七楼跨街石牌楼,北面书“永延帝祚”,南面刻“秩祀岱宗”,是北京唯一一座明代的琉璃牌楼。所跨的街是神路街,可为什么叫神路街呢?原来农历3.28日是东岳大帝生日,当天善男信女会抬着神像出去巡街,从庙门正对的这条路回来,那么神仙出巡的路自然就叫神路喽。
接着,老师给大家出了道题,怎么区分钟鼓楼呢?乍一看,左右两个一样的建筑没有区别,聪明的孩子们看出了端倪,西面楼上写着鲸音是钟楼,东面鼍(tuo二声,指扬子鳄)音的自然就是鼓楼啦,这点跟其他庙宇的东钟西鼓不同。
介绍完门口的无字碑,我们就进入大门(也就是以前的二门)开始正式游览东岳庙。从建筑布局上看,东岳庙分为东中西三组建筑群,我们以中路为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瞻岱门,庑殿顶结构,彰显了该建筑的等级之高。两边有楹联:上联:阳世奸雄 违天害理皆由己,下联:阴司报应 古往今来放过谁,与后面的《东岳大地宝讯》,皆为劝人遵循天道、敬畏因果、心存善念。
瞻岱门两稍间内前有道教龙虎二神(俗称“哼哈二将”),后有十太保,均是东岳大帝的得力助手。哼哈二将,一个鼻孔圆张、一个嘴巴大开,形象生动。
在两侧的边门内各悬挂一巨型算盘,算盘左右书:毫厘不爽,乘除分明,以示赏善罚恶,公正严明。提醒人们善恶因果,自有报应。
穿过瞻岱门,院内披红戴花的寿槐,被摸的锃光瓦亮的石马铜特,无一不显示这里鼎盛的香火以及千年来人们始终向善的信念。
再往前就到了东岳庙的主殿——岱岳殿了,庑殿顶结构,绘有最高等级的龙纹和玺彩画,殿内主祀“东岳天齐大生圣帝”,也就是“东岳大帝”,从建筑结构及命名上,都足见历代统治者对于泰山神的推崇。
在岱岳殿广场的四周祭祀的就是七十六司,大家逐一浏览,这是是孩子们又怕又爱的地方。七十六司,天上飞的地上爬的,无所不管,每个小隔间都能读出一个小故事。虽然个别面目狰狞,但意在劝人行善。
东岳庙以“三多四绝”著称,三多即神像多、碑刻多、楹联匾额多;四绝是老北京话中的“机灵鬼儿、透亮碑儿、小金豆子、不吃亏儿”,指的是庙内的四块石碑(不吃亏儿已遗失),你可以来慢慢寻找呦。
与岱岳殿经工字连廊连接的就是育德殿,殿内昏暗无比,很容易草草走过,但这里却藏着庙里的额外一绝——三官及其辅臣雕像。育德殿原为东岳大帝的寝宫,现放置了这些外迁来的文物。与庙内其它现代塑像不同,这些雕像均为明成化年金丝楠木制,雕刻细腻,表情生动,虽年代久远褪色严重,但仍能依稀窥见原本的鲜艳色彩。
北京是个有历史有故事的地方。在千年岁月积淀中孕育了极其丰富的世界遗产与文物古迹,它们既是北京历史的见证,又是文化艺术的瑰宝。东岳庙便是其中之一,它体现了元明清三代建筑风格,同时也拥有着数量众多的石质文物、明代精美彩塑彩画和百余副楹联、匾额等重要历史文物与珍贵的道教传统文化。
游览结束,我如愿领到了作业,第一次参加这种家长要写小作文的课程,起初颇为不解,但是通过三次课,复盘自己和娃的笔记,毫不夸张的说,这是我参加过的所有研学活动中收获最多的一次。感谢金融街少年宫王老师的精心组织安排,希望这么优秀的活动能一直延续下去,让更多热爱古建筑热爱传统文化的家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