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28北京中轴线——天桥大街

来源: 时间:2023-10-28 15:36:46 点击:284次

天桥大街City Walk,南中轴秋日打卡

北京中轴线系列活动

金秋十月,北京的大街小巷开始被色彩装点,天桥大街上由绿转黄的银杏树守护在御道两侧,呈现出独特的城南秋意。2023年10月28日,金融街少年宫的“北京中轴线”活动课程研学项目来到这学期中轴线系列活动第二站,漫步天桥大街,探索南中轴的人文地理历史。

在本次City Walk的集合地点天桥艺术中心门前,史宁老师引导同学们了解“天桥”这个地名的来历和三个层次的含义,从曾经只供皇帝一人行走的“天子之桥”,到民间少有的湖光山色之地、百姓进入京城的歇脚之地,从而形成的底层民众的文化娱乐之地。向北漫步,映入眼帘的就是“洋得冒尖”的四面钟,以现今的审美眼光看,它不算稀奇,但是民国时期的四面钟、新世界游艺场、城南游艺园,集娱乐、游观、饮食、商业于一体,也就是一百年前的城市综合体,深受民众的喜爱,“多少游人不忆家,酒旗戏鼓天桥市”。四面钟西侧的广场上有八个惟妙惟肖的铜制雕像,生动刻画了“土得掉渣”的“天桥八大怪”。史老师给同学们详细讲解了几代八大怪的传承、八大怪各自的绝活儿,然后抛出了今天的第一个任务:观察八大怪雕像和广场地面砖雕,总结天桥艺人卖艺方式的分类。任务一出,同学们迅速在广场散开,查看着脚下的砖雕,相声、快板、评书、京剧、北京琴书这些都是文的;撂跤、蹬鼓、爬杆儿、舞叉、抖空竹、拉硬弓这些都是武的,再结合“八大怪”的手艺,确实是文武两类,而且当年的艺人也深谙卖艺加卖货的生意经,现场版的直播带货效果肯定很赞。

接下来回归到中轴线上,师生一行沿着御道继续向北漫步,来到了“天桥”本桥前,此时史老师却让同学们先进入地下通道完成第二个任务,原来这里的通道也是暗藏玄机,两侧的壁画详细介绍中轴线上的石桥。北京中轴线上的点和线,点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地上建筑,线就是串联在这些建筑之间的桥。从北至南的七座石桥依次是万宁桥、神武门桥、内金水桥、金水桥、正阳桥、天桥和永定门桥。其中,正阳桥和永定门桥已经由于历史原因不存在了,眼前的天桥是近几年由原址向南平移复建的,上学期我们中轴线活动课程游学走过的万宁桥和内金水桥,以及天安门前的金水桥、神武门北的隐形石桥都是保存完好的历史遗迹。

天桥两侧有两座复制的石幢,东侧是乾隆御笔的《正阳桥疏渠记》,记录了为正阳桥、天桥一带治理水患、疏通河道、修路筑渠的善举,为了对称之美,乾隆又把永定门外燕墩上他四十年前题写的《皇都篇》、《帝都篇》的内容,再次镌刻在石幢上立于天桥的西侧。脑补当年两座石幢一东一西立在天桥两侧,其上还有重檐黄琉璃四方御碑亭,清水流淌花木葱茏,这一桥二碑亭曾经是何等壮观。而后两座御碑亭被拆除,两通巨大的乾隆御碑也搬离原地,东碑被搬到东北不远的弘济院,西碑被搬到西北不远的斗母宫,若干年后天桥本桥也由于交通原因被拆除了。

最后,为了见证两座石碑的不同命运,史老师带着我们向东北漫步,来到曾经弘济院的位置,寺庙早已不见踪迹,只剩下孤零零的《正阳桥疏渠记》碑隐匿于一片低矮民房之中,碑座也被埋进土里,看起来比复制品矮了不少。而西侧的《皇都篇》、《帝都篇》碑辗转几十年终于找到了适合它的位置,在这学期中轴线系列活动的最后一站,我们将要去首都博物馆与它跨越时空地会面。

天桥,这个名字对北京人来说是一个地名、一种文化、一种情怀。曾经的一座桥,连缀着太多的历史事件和仁人志士,折射着时代的沧桑巨变和北京城的兴衰起落,承载着近代以来整个民族对复兴梦想的不懈追求。天桥也在与时俱进,在继承中不断刷新面貌,增厚底蕴,成为中轴线上永恒的艺术明珠。



精彩瞬间.jpg

天桥大街活动 (20).jpg



地址:西城区鲍家街甲2号 邮编:100031 招生咨询:66020840 值班电话:66020655 工作时间:周三到周日9:00—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