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1 博物馆知性之旅系列活动——走进中国现代文学馆 品味百年文学变迁

来源: 时间:2020-11-21 11:20:06 点击:1909次

走进中国现代文学馆 品味文学百年变迁

 

1121日,北京的第一场冬雪刚刚落下,金融街少年宫博物馆“知性之旅”系列活动走进中国现代文学馆,带领同学和家长们一起参观中国现当代文学展,学习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不同时期的主要流派、代表人物和文学成就,从中细细品味百年来文学在国家解放和民族复兴道路上的发展变迁。

中国现代文学馆坐落在北四环内,门前的道路命名为文学馆路。与其名称相称,这也是一座非常有现代气息的博物馆,文学馆的馆徽是一个“逗号”,一方面出于逗号这个标点是现代文学中才产生的,另一方面也意味着现代文学仍然在持续向前发展。文学馆的建立与一位文坛巨匠的倡议密切相关,他就是巴金先生。在文学馆的C座大楼上高高悬挂着巴老的题词,更有趣的是进馆的门把手竟然是用巴老的手模做的。史老师让同学们逐个推门而入,通过与把手的接触,仿佛隔空感受到了一种历史和文化的传承。馆中挂着一幅巨大的油画,其中的六人为胡适、傅斯年、钱玄同、蔡元培、李大钊、陈独秀,均是当年在北大任职任教的校长老师,仿佛在显示着北大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重要地位。

俗话讲“文史不分家”,现代文学的起源与中国近现代历史密不可分。20世纪初的中国饱受列强侵略,以梁启超为代表的仁人志士发起晚清文化改良运动,号召对文界、诗界、小说界开展“三界革命”,赴欧美和日本的留学作家群体也纷纷引入外国文学。这一时期也出现了中国第一位著名翻译家林纾,将大量西方经典作品引入国内,为人们打开了一个新的文学世界。让同学们吃惊的是,他竟然不懂外文,全是借他人讲解口述、自己再撰写的方式完成,真是一位奇人。

史老师结合建国前现代文学发展的三个十年,为大家重点讲解了“鲁郭茅巴老曹”六大家等文坛人物的生平事迹。第一个十年是1917——1927的五四文学革命时期,兴起了非常多的文学社团,有现代主义的文学研究社,留日群体为主、充满浪漫主义的创造社,留英留美群体为主、充满小资情调的新月社,侦探武侠为主题的鸳鸯蝴蝶派等。鲁迅和郭沫若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也是中国文坛先后两代“旗手”。两人的身上有着很多的共同点:一是家庭出身都很好,均出自富足的大户人家;二是有着相似的感情经历,都从父母的包办婚姻中走出,又找到自己的真爱;三是相同的留学之路,都经历过到日本留学,且都是弃医从文;四是均取得了非常高的文学成就。第二个十年是1927——1937的革命文学时期。以茅盾为代表1930年在上海组建的“左联”,积极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成为文坛最活跃的潮流。以老舍、巴金、曹禺、冰心、臧克家、林语堂等为代表的民主主义文学,更加关注底层社会的生活,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大家还在场馆里看了以老舍先生代表作《龙须沟》改编的老电影。这一时期还涌现了以沈从文、废名为代表的“京派作家”、以戴望舒、傅雷、朱生豪为代表的“海派作家”两大群体。1937——1949时期的主题是战争与救亡。在国统区、孤岛区、解放区,分别以钱钟书、穆旦、张爱玲、赵树理等为代表,创作了小说、诗歌等题材的大量文学作品。

接下来,史老师带着大家一起参观和回顾了1949年以来的文学发展历程。从延安文艺运动“双百方针”到新中国红色文学遍布祖国大地,从文革十年浩劫到改革开放后老作家重放光彩,再到以铁凝、莫言、二月河等为代表的新作家群体走上舞台中央,中国现代文学在融入世界的同时也逐步成为对外展示中国文化的靓丽名片。

一位位闪耀在中国现代文坛上的成名大家,都是以笔作刀枪、为国为民浴血奋斗的勇敢战士;一部部传唱久远的文学作品,都是带着时代烙印和民族精神的鲜明符号;一百年的现代文学史,更是一部个人命运与国家兴亡交汇共织的复兴史。经过一个下午的学习活动,相信同学们在感慨现代文学蓬勃发展之余,也对国家强大、民族复兴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更加充满文化自信,积极传播和弘扬中国现当代文化精神。

作者:李春光(李昊隆同学家长)




地址:西城区鲍家街甲2号 邮编:100031 招生咨询:66020840 值班电话:66020655 工作时间:周三到周日9:00—16:00